利通區這些“非遺”美食,你嘗過幾個?“說起手抓,想起寧夏”,手抓羊肉不僅上了國宴,也幾乎成了寧夏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作為老牌實力選手的國強手抓成立于1982年,其先后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名菜”“寧夏著名商標”等殊榮,通過五代人的不懈努力,手抓羊肉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強手抓羊肉口感軟韌、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鮮香醇厚,一直以來都是傳統老味道。我經常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來用餐,特別是手抓羊肉,我們每回必點。”前來品嘗的食客馬先生說。
由一家單品店發展到小有規模的連鎖店,能成為“舌尖”上的非遺,國強手抓有自己獨特的奧秘,從選材到烹飪,端上餐桌的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現如今,國強手抓成為區內外食客必打卡的餐飲店之一,同時帶動了400余人就業,不僅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擦亮了“游在寧夏,吃在吳忠”的金字招牌。
好肉配好醋,提起烹飪調料,不得不說利通區的金積大缸醋,雖然沒有山珍海味的身價,但卻是人們篤定的絕美滋味。無論時代怎樣變遷,醋的地位永遠不會被遺忘。在利通區,上好的手抓羊肉總是會搭配一碟靈魂醋汁,開胃又解膩。
“金積大缸醋歷經五代傳承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我們一直用大缸釀醋,并遵循陽光曬醋焙、火坑重焙等傳統工藝。”吳忠老醋釀制技藝金積大缸醋傳承人徐笛生介紹說,金積大缸醋的前身是金積鎮徐家寨子大缸陳醋,其釀造工藝是通過傳承人的口傳心授才得以流傳的。好工藝造就好味道,金積大缸醋選用優質的高粱、小麥、大豆、玉米、麩皮等五谷雜糧,將各種谷物置于大曬場經過蒸、酵、熏、淋、陳等煩冗復雜的工序釀制而成,徐笛生以“責任是靈魂、質量是生命”為管理理念,始終注重傳承與創新。大缸醋多次參加各地的名優商品展會,贏得了區內外的銷售市場。
“精選當地出產的五谷雜糧,經過充分發酵,再通過淋醋工藝實現醋糟與醋的分離……”在吳忠市利通區強家老醋文化養生園,講解員宋丹正在為游客講解吳忠老醋的制作過程。強家老醋文化養生園是寧夏第一家由傳統醋坊發展起來的旅游景區,集生產、研發、體驗、銷售、研學游、觀光游于一體。目前,養生園已建成傳統老醋坊、醋文化長廊、醋療養生體驗館、老醋私人定制、產品展銷廳、老醋美食宴六大板塊。其中,醋文化長廊收集了農耕及制醋器具200多件,生動地再現了過去制曲、釀醋的場景,展示了醋文化的歷史。
守正不忘創新。在文化旅游不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金積大缸醋與強家老醋積極開展非遺研學旅游項目,將制作工藝環節進行展示,游客可現場參與制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同時立足寧夏特色產業,先后研制出符合年輕人的紅棗醋、枸杞醋等醋品,優良品質和純正口感贏得當代消費者的青睞,讓銷量更是遙遙領先。
2021年,吳忠老醋釀制技藝(金積大缸醋、強家老醋)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加快醋產品研發、推進文旅融合,讓醋產業“火”起來,非遺“活”起來。
在寧夏,常聽到一句話,吃一口肉香,喝一口茶美。這個茶,便是寧夏的八寶茶。八寶茶又叫蓋碗茶,蓋碗的寓意:三才杯,蓋為天,碗為人,托為地,講究天地人合一,也是吉祥的寓意。劉三朵八寶茶,歷經五代奉茶人對配方的改良和傳承,如今已成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三朵八寶茶不僅在產品上不斷創新,更在文化傳承上作出了積極貢獻。體驗館內設置的茶藝表演、DIY體驗、研學課題以及養生課堂等活動,讓更多的游客了解并愛上咱們寧夏的八寶茶。”劉三朵八寶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薇說。
劉三朵八寶茶創始人劉曉虹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動老字號企業與時代同頻?走進劉三朵八寶茶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產加工基地,我們發現了答案,多種專利設備正在高效有序運轉,它們正成為車間里的主角。“這里是我們的微波滅菌室,這臺長達8米的微波殺菌隧道,可以從根源上進行滅菌殺蟲處理,滅菌殺蟲率高達90%,解決了夏天八寶茶容易起蟲的問題。”楊薇說。
劉三朵八寶茶如今發展壯大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茶文化體驗為一體的企業,產品涵蓋1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在創新方面,劉三朵八寶茶已獲得14項新型實用專利,涵蓋水果加工裝置、八寶茶生產裝置、展示裝置等多個領域,以桂圓破洞專利技術等科技賦能,讓寧夏的八寶茶香飄萬家。
一份手抓、一碟醋、一盞茶......都是利通區傳承“老字號”的經典韻味,同時它們也在煥發新的生命力。“舌尖”上的非遺如同寧夏的一個文化符號,在飲食載體中,感知食客的文化傳統、生活態度,傳遞當地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訊員 張夢)